错误的施肥方法有哪些-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在农业种植中,给农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是必要的,因为农作物光靠土壤[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里的养分是不够的,只有施肥才是提供农作物产量的有效办法,同时才能提供农民朋友的收入。但是一些错误的施肥方法往往与所想的效果成反比,令肥效大打折扣,反而得不偿失。那么错误的施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错误一、把农家肥[农家肥的种类繁多而且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晒干

常见的人粪和鸡粪已成为大棚生产蔬菜的主要基肥,但菜农为了施用[施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ì yòng释义:1. 施行,实行。]方便经常将人粪、鸡粪在田间晾晒失水成干。这种做法会造成蝇蛆繁殖,氮素挥发,损失了肥料[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的氮素养分。

错误二、在碱性土壤上用钙镁磷作基肥

钙镁磷是弱酸性肥料,不溶于水,在弱酸条件下才能逐步转化为水溶性磷酸盐被作物根系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上施用,解决不了作物幼苗对磷的迫切需要,造成生理缺磷。

错误三、地表追肥用过磷酸钙[又称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

因为磷在土壤中移动性[移动性指从任何地点用户都能进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进行通信的特性。]小,移动范围在1-3厘米之间。所以表施很难传送到作物根际,因而起不到补充作物体内磷元素的作用

错误四、施用尿素[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后立即浇水

因为尿素是酰氨氮肥,易溶于水,施入土壤要经过分解才能转变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有氨臭。],被作物吸收利用,表施后立即浇水,易使尿素随水流失,降低肥效。

错误五、碳酸氢铵随水撒施

此种方法往往造成进水口肥料多,作物长势不一,难于管理,而午后棚温升高,氨气从土壤中逸出,熏伤作物下部叶片,造成肥害。

以上就是错误的施肥方法有哪些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有此困扰和想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们提供帮助。大家在给作物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上问题,不然造成损失就只有自己承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