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刀网络 李玉娇】

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位朋友说,他家的花菜出了一点小问题,用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菌素别名:多粘菌素E,Polymyxin E英文名称:Colistin说 明:片剂:每片50万单位;100万单位;300万单位。]效果不理想!老叶这样,新叶很好!!怎么施药?有好配方吗?

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么防治-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么防治-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下面是农管家专家在线给出的答复: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艺师,擅长植保技术

黑腐病[多肉的黑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这种真菌引起的(不同植物的黑腐病致病真菌不一定一样),尖孢镰刀菌是一类既可侵染植物又可在土壤内生存的兼性寄生真菌。],属于细菌性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可以用中生菌素,噻菌铜,叶枯唑[叶枯唑是一种农药,主要用来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柑桔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辛菌胺,春雷王铜,噻唑锌等药剂交替使用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

卢芃源(西南林业大学擅长植保技术)

注意细菌性黑腐病害,可用10%中生菌素1000倍液 3%噻霉酮750倍液 77%氢**铜800倍液 20%噻锉锌750倍液,喹啉铜,春雷王铜交替用药。

王桂莲(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黑腐病,用氯溴异氰脲酸,中生菌素,可杀得,噻菌铜等防治。

冯涛(安徽六安市寿县农技站,植保经验丰富)

注意细菌性黑腐病危害,建议使用噻唑锌或乙蒜素[乙蒜素是一种植物仿生农药,一般制剂的含量是80%的乙蒜素。]或中生菌素或喹啉铜、络氨铜喷施防治。

农管家病害讲解课堂——花菜黑腐病

一、危害症状

幼苗受害子叶呈水浸状,逐渐变褐枯萎或蔓延至真叶,使叶片的叶脉呈现小黑点或长短不等的细黑条。成株期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病原[病原,指病因。]由水孔侵入引起叶缘发病,在叶缘形成“V”形枯斑,逐渐向内扩展,病斑周围组织变黄,形成较大坏死区或不规则黄褐色大型斑,边缘有黄色黑圈,该部叶脉坏死变黑。该病流行时叶缘多处受侵染,引起整片叶枯死或造成外叶局部或全部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或形成穿孔。花球受害一般从花梗开始,颜色变成灰黑色,最后小花球呈灰黑色干腐状。受黑腐病为害的植株容易遭到软腐病原等再次侵染而加速腐烂。

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么防治-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么防治-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二、发病规律

1、发病时期。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

2、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条件,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利于病原侵入。如气温在16~28℃,连续降雨20mm以上,15~20天后就开始发病。

3、栽培因素。高温多雨、早播、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管理粗放、虫害重的地块病害重。

4、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随种子、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原在自然条件下随种子或病残体可存活2~3年。播种带病种子,病原从幼苗子叶边缘的水孔侵入而引起幼苗发病。土壤中的病原靠雨水、昆虫传播,多从叶缘水孔或虫咬伤口侵入。

5、传播特点。带病种子是黑腐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生长期间病原通过病菜苗、肥料、风雨和农具等进行传播。

三、病害病原

病原为甘蓝黑腐黄单孢菌甘蓝黑腐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Dowson.属黄单胞杆菌。在5~30℃范围内均可生长,以25~30℃为适宜温度,50℃时10分钟就可致死。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重茬地块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地块栽培;适时、适期播种,加强肥水管理,适度蹲苗,氮、磷、钾肥合理施用,不可偏施氮肥 ,以免植株徒长,降低抗病能力;及时防治害虫,避免造成植株过多伤口引起发病。

防治药剂参考:

25% 中生·嘧霉胺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0克/亩 喷雾

25% 烯酰·中生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0~40克/亩 喷雾

8% 苯甲·中生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喷雾

32% 唑酮·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75-94毫升/亩 喷雾

25% 氨基·乙蒜素 微乳剂(中等毒) 使用50-67毫升/亩 喷雾

32% 唑酮·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41.6-62.5毫升/亩 喷雾

20% 乙蒜素 乳油(低毒) 使用75-93.75克/亩 喷雾

20% 叶枯唑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克/亩 喷雾、弥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