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瞄准生物育种等八个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应用。一年多以来,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进展怎样?生物育种在世界发展如何?如何看待产品安全性[安全性(security)为防止把计算机内的机密文件泄露给无关的用户,必须采取某种安全保密措施,这些措施的有效程序如何就称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或保密性。]?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名权威专家。

重科学严监管,打好种业翻身仗-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试点效果明显

转基因[转基因就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技术是生物育种的重要方面,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影响最大的现代生物技术。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1年,瞄准草地贪夜蛾虫害和草害等重大问题,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转基因大豆[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通称黄豆。]和玉米的产业化试点工作。参加试点的耐除草剂[除草剂(herbicide)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 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均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经过了近10年的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简称农科院(CAAS),成立于1957年3月1日,是**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所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企事业机构。]研究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职称管理评审制度规定,职称是对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表述,是由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的。]李香菊介绍说,试点结果显示,转基因品种特性优良,转基因大豆仅需喷施1次除草剂,除草效果即可达95%以上,明显优于常规大豆喷施除草剂的效果;转基因玉米在不喷施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的情况下,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最高可达95%,优于常规玉米喷施杀虫剂的防效。

同时,节本增效优势明显。转基因大豆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转基因玉米可增产6.7%至10.7%,大幅减少防虫成本。转基因玉米由于害虫为害小而较少发霉,霉菌毒素含量低,品质好。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标表示,试点跟踪监测发现,种植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对昆虫及土壤动物群落均无不良影响,种植转基因玉米还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促进了生态环境安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使用同一种低残留除草剂,能够解决大豆玉米田使用不同除草剂互相影响的问题,有利于进行大豆玉米间作和轮作,实现高效生产。

据悉,此次试点地为科研试验用地,具有良好的隔离条件。试点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方式,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技术规范”,并且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和监督检查,防止非法扩散,确保了安全可控。

现代种业重要方向

转基因作物在世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如何?

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谢道昕介绍,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首次商业化[商业化指的是权利人以自由、平等的交换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种植以来,全球种植面积由最初的2550万亩增加到28.6亿亩,作物种类已由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4种扩展到马铃薯、苜蓿、茄子、甘蔗、苹果等32种。2019年,全球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中74%的大豆、31%的玉米、79%的棉花、27%的油菜都是转基因作物。目前,全球商业化应用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地区达71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表示,现代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育种”的4.0时代,“一个基因一个产业”已经成为现实。抗虫、耐除草剂、抗旱等性状的应用提升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等作物在成本、价格、品质方面的竞争力。

据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黄季焜介绍,美国、巴西、阿根廷是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三个国家。美国生产的50%左右的转基因大豆和80%左右的转基因玉米都在美国国内消费使用,欧盟每年进口大量转基因大豆、玉米农产品,日本每年进口的大豆、玉米、油菜籽中转基因产品占比均在90%以上。

“基因资源争夺日益激烈,世界各国和跨国公司加大力度开展基因功能及基因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发展新型生物育种技术,争夺知识产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说。

据了解,当前转基因产品已从单一的抗虫、耐除草剂向复合性状拓展,新型转基因作物兼抗多种害虫、耐受多种除草剂,部分还具有抗旱、品质改良、高产高效等性状。美国已经批准了聚合10种新型基因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快速生长三文鱼商业化应用。

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未发生安全性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杨晓光表示,转基因技术1989年开始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啤酒酵母、食品添加剂、食品酶制剂等,很多是转基因技术生产的。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累计种植转基因作物超过400亿亩,几十亿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产品,没有发生过1例经过科学证实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很少一点点外源基因和蛋白质,与各种食物中含有的大量基因和蛋白质一样,都会在人的胃肠道被消化分解吸收或排泄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说,转基因食品不会随着摄入量增加在体内积累,没有产生长期影响的物质基础,更不会改变人类基因和影响后代。转基因抗虫作物中的“抗虫蛋白”只对特定害虫起作用,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降解,不会发挥作用。转基因饲料已在全球应用20余年,饲喂几百亿只鸡,繁衍了20至40代,没有发现安全性问题。转基因致癌、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等均为谣言。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夏晴说,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的安全评价早已开展,多国的科学家们不仅采用最常见的模式动物小鼠进行过长期多代喂养试验,采用更大型的哺乳动物猪进行过长期2代喂养试验,还采用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模型实验猴开展了长期2代喂养试验,均没有发现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表示,我国遵循国际公认的、权威的安全评价标准与规范,借鉴了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做法,注重我国国情农情,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我国按照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5个阶段进行安全评价,在任何一个阶段发现任何一个对健康和环境不安全的问题后都会立即终止。

有需求、有技术、有储备

多措并举打好种业翻身仗,对于人口大国至关重要。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从1996年成为大豆净进口国,进口量2020年超过1亿吨,占国内消费的85%以上;2010年成为玉米净进口国,2020年进口1130万吨。

“我国玉米和大豆的单产仅为美国的60%左右,重要原因是美国通过推广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和耐除草剂大豆,增加种植密度、减少病虫草害损失、降低农药使用成本、提高了产量质量和竞争力。”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说。

专家们表示,在国家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我国转基因育种形成了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创新格局,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说,我国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作物新品种。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99%以上,转基因番木瓜在南部沿海省区产业化种植,有效遏制了环斑病毒对产业的毁灭性危害。

据了解,2019年、2020年,农业农村部相继批准了7个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和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安全证书。我国自主研发的耐除草剂大豆获准在阿根廷商业化种植,抗虫大豆、抗旱玉米、抗虫水稻、抗旱小麦、抗蓝耳病猪等已形成梯次储备。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4日 14 版)